自貢雙鳳濱河濕地公園

自貢雙鳳濱河濕地公園

ZIGONG SHUANGFENG RIVERSIDE WETLAND PARK

設計公司: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項目所在: 四川

項目類別:景觀設計

項目類型:公園與花園 城鄉(xiāng)公共空間

項目風格:現代自然

  開發(fā)商: 自貢釜溪水務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

{自貢雙鳳濱河濕地公園} 項目位于 {中國四川} ,項目規(guī)模 {約57萬㎡},屬于 {公園與花園-城鄉(xiāng)公共空間} ,項目風格定位為 {現代自然} ,設計時間從 {2020-07到2021-07} , {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接受 {自貢釜溪水務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 委托,歷經 {365} 天圓滿完成設計任務,如果您對該團隊設計感興趣,請點贊和評論將項目推薦到網站首頁及項目頻道列表首位,更多的設計師將因您受益,期待您在線留言或者來電預約咨詢。
約TA提供服務

項目詳情發(fā)布時間:2022-01-29

項目名稱:自貢雙鳳濱河濕地公園

設計時間:2020-07 - 2021-07

項目規(guī)模:約57萬㎡

委托單位:自貢釜溪水務投資開發(fā)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方案設計:張榮貴、方草、李如波、黃金鳳、鄧秋意、于佳涌

施工單位: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導讀:

低碳持續(xù)發(fā)展不是對既有自然基礎優(yōu)勢的忽視和削減,而是以尊重現有自然資源為前提,在保持片區(qū)原有尺度、風貌和肌理的基礎上,建設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藍綠融合碳匯系統(tǒng);并結合人在坡地中的出行特征和行為需求,構建多尺度、多層次、多主題的開放空間,實現降碳量、增活力的雙效藍綠景觀系統(tǒng)。

       一:項目背景

自貢作為入選國家首批老工業(yè)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業(yè)轉型升級示范區(qū)、西部內陸融入“一帶一路”先行區(qū),為加快“城市雙修”、完善城市片區(qū)功能、改善城區(qū)落后面貌,于2019年啟動鳳凰壩-馬吃水片區(qū)整體綜合改造。釜溪河是自貢的母親河,是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命線,鳳馬片區(qū)(鳳凰壩-馬吃水)位于釜溪河的起點,也是釜溪河流域綜合治理的上游核心先導區(qū)。

由于川玻廠、東鍋公司等多個工業(yè)廠房的存在,片區(qū)內唯一的濱水綠地——雙鳳公園長期遭受地表徑流、工業(yè)廢水以及上游來水等污染,成為區(qū)域碳排放中的高碳區(qū),其碳匯價值長期處于失效狀態(tài)。為推進釜溪河生態(tài)流域綜合治理和歷史文化長廊建設、樹立公園城市低碳濱河綠地建設示范,我們采用多種設計途徑重塑和擴大雙鳳濱河濕地公園的碳匯價值,恢復其天然碳固功能和碳疏作用,以期通過濱河綠地的生態(tài)價值轉換,帶動城市片區(qū)的低碳持續(xù)發(fā)展。

雙鳳濱河濕地公園紅線范圍約為56.85萬㎡,范圍內釜溪河河道長度約為1.78km。其中河道水域面積約為18.33萬㎡,山地綠地面積約為45.43萬㎡,綠地功能定位為城市綜合性開放公園。

image.png

image.png

     二:建設規(guī)模

      建設面積:56.85萬㎡

      河道長度:1.8KM

      河道面積:18.33萬㎡

      陸地面積:38.52萬㎡

      建設投資:5.3億元

     建設內容:河道清淤工程、截污工程、建筑工程、景觀工程、光彩工程

三:設計策略

我們立足于山地公園內“山、林、路、舍、施、水、綠”七大要素,通過碳減排、碳循環(huán)兩大策略,控制灰?guī)^(qū)域人工景觀的碳排放量,保護和優(yōu)化藍帶、綠帶區(qū)域的自然景觀碳匯價值。

固碳土壤——保留自然丘陵;

降碳林盤——保護現狀林地;

綠碳慢行——構建山地慢行;

趣碳生活——點綴公服配套;

低碳智享——智能運維覆蓋;

凈碳水岸——水體凈化存儲;

零碳綠廊——立體森林碳匯。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四:設計感悟

      項目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以“雙碳目標,綠色設計”為主題,聚焦綠色家園與低碳建設,貫徹綠色設計理念,助力綠色低碳的新設計、新技術、新材料、新建造方式的推廣,采用多種設計途徑重塑和擴大雙鳳濱河濕地公園的碳匯價值,恢復其天然碳固功能和碳疏作用,以期通過濱河綠地的生態(tài)價值轉換,帶動城市片區(qū)的低碳持續(xù)發(fā)展。

  低碳持續(xù)發(fā)展不是對既有自然基礎優(yōu)勢的忽視和削減,而是以尊重現有自然資源為前提,在保持片區(qū)原有尺度、風貌和肌理的基礎上,建設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藍綠融合碳匯系統(tǒng);并結合人在坡地中的出行特征和行為需求,構建多尺度、多層次、多主題的開放空間,實現降碳量、增活力的雙效藍綠景觀系統(tǒng)。

登錄后發(fā)布評論

評論

 是否匿名評價

全部評論0

  • 回頂部

  • 分享

  • 評價

    0
  • 點贊

    2

咨詢

咨詢

在線客服

工作日:9:00-18:00

電話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聯(lián)系

您還沒有登錄哦~

登錄

注冊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