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詳情
不乏生活是一處隱匿在森林中的度假民宿,位于哈爾濱市阿城區(qū)金龍山鎮(zhèn)吉興林場附近, 緊鄰多個森林公園及風景區(qū),旅游資源豐富。設計充分展現寒地建筑理念,將建筑融入山林,僅作為自然本身的一部分而存在,讓久居鬧市的人們走出喧囂,走進青山溪流,回歸生活本身。區(qū)別于傳統(tǒng)農家樂的消費體驗,打造具有旅宿功能及野奢格調的品牌定位的森林康養(yǎng)民宿。
總平面圖
本項目中的戶外場景運用森林康養(yǎng)和園藝療法的理念,設置可食地景,并提供可舉辦森林活動及林間餐飲的空間。設計充分尊重自然,建設時合理避讓原生樹,做到對自然環(huán)境無影響。
以森林康養(yǎng)為主線,獨享43公頃私家森林,配有綜合服務區(qū)、住宿區(qū)、野奢帳篷區(qū)、森林燒烤區(qū)、森林兒童拓展區(qū)、馬場、戶外休閑區(qū)、篝火營地區(qū)等,各區(qū)域散落并隱藏于林中,為城市居民提供絕佳的休閑度假場地。
優(yōu)美的林地風光為森林康養(yǎng)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戶外是森林康養(yǎng)的主要場所,在進行各種活動的同時,感受森林的魅力。植物運用鄉(xiāng)土樹種,包括蒙古櫟、白樺、落葉松等,空氣中負氧離子很高,而且樹木散發(fā)出的酚類物質,非常有利于人的精神放松。運用可食地景植物的花園,里面種著花蔥和生菜,體現園藝療法的概念;一塊平臺向森林中延伸,可以在這里瑜伽、冥想;步道由河流石和枕木組成,高低不平,讓人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戶外燒烤區(qū)考慮到防火安全是人工痕跡較重的場景,可以在冬季烤火,也可以進行燒烤活動。同時設計自然教育,比如利用倒伏木等進行森林科普,定期舉辦爬山、樹木識別等親子活動。
設計理念追求質樸,強調場所帶給人的感受,不刻意營造違背自然環(huán)境的空間。 結合場地原有山勢,林間開闊平坦區(qū)域作為迎賓、集散場地;戶外活動區(qū)利用林下空間,形成林蔭下的舒適環(huán)境;地勢低洼區(qū)打造水面,冬季形成天然的活動冰場;
客房建筑置于半山腰,落地取景窗在朝暮之際欣賞水面、遠眺青山,去享受生活的一次定格。
設計團隊深耕于東北,利用東北山林地勢平緩,植被挺拔的特點,將建筑隱秘于此。它們平淡無奇,看得到夏天滿山的野花,也望得見傍晚落日的余暉,守的是北方森林的質樸山景,體會的是春游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意境,這便是與山共生的最好方式。
森林民宿共8間客房,每間客房均為不同的戶型、風格和景色,配備獨立入口并且相互依存,面積35至120平方米,
房間名字取自充滿詩意的東北鄉(xiāng)土植物名稱,如‘莢蒾’、‘絲綿’、‘鸞枝’等。湖景套房中的疊層loft戶型,層高7米,一層是開放式廚房、餐廳、客廳,二、三層為主臥、次臥和衛(wèi)生間,戶外配備臨水休憩臺地,滿足家庭聚會、度假需求。
適合雙人居住的湖景房配備玻璃屋頂,能夠欣賞純凈的星空。山景套房隱匿在林間半坡處,由林間穿梭的臺階和休憩平臺進入房間,自然光透過落地窗灑滿了房間的每個角落,為冬日森林中憩息的游客溫暖了身心。
不乏生活在設計和實施時始終秉承敬畏自然的原則,所有建設依據原有地勢,建筑采用樁基礎,懸挑土地之上,同時合理避讓和保護原生樹木,與之緊密結合,給原生環(huán)境帶來最小影響??紤]到寒地建筑的保溫問題,墻體材料采用eps聚苯板建筑模塊,大面積落地窗采用多層復合玻璃,能夠有效減少熱傳導。冬季取暖選用地暖結合電加熱玻璃的形式。供暖材料使用周圍農田廢棄物及林地枯枝樹葉制成的生物質壓縮顆粒,通過生物質鍋爐產生環(huán)保熱能。設計團隊選用本地石塊、林中枯木,廢棄的枕木等豐富室內外環(huán)境。我們追求的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可以給使用者帶去溫暖,給自然帶來多樣生命,一處有溫度的環(huán)境。
室內設計理念源于‘HYGEE’,來自丹麥語,表達舒適愜意。HYGEE是我們所倡導的生活方式,在森林中演繹著極度舒適的魅力。設計從使用者角度出發(fā),營造舒適詩意的居住環(huán)境,同時將室外環(huán)境引入室內,不論是四季可變的窗景,還是溫暖的木材,亦或是充滿趣味的裝飾品,無一不體現自然環(huán)境與詩意生活的完美融合,表達了敬畏自然,尊重場地的質樸設計理念。廢棄的枕木在空間中重生,試圖表達時間定格的隱喻與空間裝飾的平衡。
相關推薦
首頁
項目
搜索
品牌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