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助力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2021-10-23閱讀:1549發(fā)布: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來源: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網站
隨著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全社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不斷增強,責任不斷壓實,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越來越成為人們的普遍共識。
2021年10月11日,正值《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在云南昆明召開之際,央視新聞聯播特別報道了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在肯尼亞內羅畢開展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報道中提到:“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植物園是中國倡議成立的‘一帶一路’綠色國際聯盟重點項目。中方在項目中主要為非洲伙伴提供技術、設施和培訓,共同對非洲珍稀植物開展研究,提供保護植物多樣性的新途徑。”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羅伯特在采訪時說:“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開端,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成就非凡,我們很想學習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經驗,我們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重點研究領域之一。2015年11月,中-非聯合研究中心與肯尼亞國家博物館聯合啟動了《肯尼亞植物志》編研,這是首次由我國科學家主持開展的境外國家植物志編撰,作為一項開創(chuàng)性工作意義重大,將為東非地區(qū)的植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提供極為重要的基礎本底信息和科學依據,也將對世界的生物多樣性研究產生深遠影響。
自2013年來,中非雙方科學家已聯合開展大規(guī)模野外科考70余次,共有400余人次參加,考察隊成員主要來自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等科研院所;已發(fā)表植物新種14個,出版和在編相關學術專著4部。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羅伯特接受央視采訪
相關文章
評論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