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
LANDSCAPE COURTYARDS
設計公司: 北京順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所在: 安徽蚌埠
項目詳情發(fā)布時間:2021-09-29
項目名稱: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
設計時間:2019-09 - 2020-05
項目規(guī)模:4600 平方米
委托單位:融創(chuàng)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北京順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方案設計:張沛、韓朝祎、代月、楊挺、梁光劍、王悅、楊晴、劉慶麗、易術中、朱會壯、楊利、胡楊
施工單位:北京順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導讀:
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項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經(jīng)開區(qū),地理自然環(huán)境天然造就向南發(fā)展的城市格局:北淮河,西山脈,東龍子湖三方圍合下,城市在不斷夯實中心城區(qū)核心價值的情況下,南向自然延展,圍繞東海大道和南外環(huán)路延伸線,城南新區(qū)規(guī)劃打造健康宜居的生活板塊,依托虎山、陶山、燕山景觀資源,串聯(lián)天河及龍子湖兩大城市內湖,并加快醫(yī)療、教育、商業(yè)等配套建設,打造城市宜居生活板塊。▲總平面圖
項目概況
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選址于虎山與龍子湖之間的銀泰商圈,兼得山水資源和城市資源,交通通達,地理位置優(yōu)越。周邊山環(huán)水抱,使本案生于山水自然的愜意環(huán)境之間,又以商業(yè)發(fā)展核心區(qū)為支撐,讓城市與山水共生,引領城市空間的新人居未來。從半山半水升級至伴山伴水,以 “回歸”為主旨的——回歸山水、修筑本家。
設計思路
景觀設計師借詩喻景,將詩中所寫尋聲、相見、獻技、相知四個階段引入景觀設計中,設一條游線引出見山、遇庭、穿林、觀瀾四個空間,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景觀以現(xiàn)代手法解構自然山水,以“隱”和“尋”提升整個景觀空間的神秘韻味,打造園中有園、院中有院的東方氣韻格局。將建筑的極簡平行線條作為設計肌理,延續(xù)建筑點、線、面的體塊組合關系和幾何美學,遠借山水林木,近取珠石玉松,將東方形制的都會靜謐以現(xiàn)代手法演繹。結合場地高差,回轉曲折、移步異景,使建筑與景觀內外共生,共同營造一方自然隱逸的都市歸心生活。
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項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經(jīng)開區(qū),地理自然環(huán)境天然造就向南發(fā)展的城市格局:北淮河,西山脈,東龍子湖三方圍合下,城市在不斷夯實中心城區(qū)核心價值的情況下,南向自然延展,圍繞東海大道和南外環(huán)路延伸線,城南新區(qū)規(guī)劃打造健康宜居的生活板塊,依托虎山、陶山、燕山景觀資源,串聯(lián)天河及龍子湖兩大城市內湖,并加快醫(yī)療、教育、商業(yè)等配套建設,打造城市宜居生活板塊。
▲實景圖
▲實景圖
城市道路轉角位置,聽潺潺流水,遠見山形起伏,引人注目,心向往之,開啟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展示區(qū)之旅……
雙面可觀的景觀墻,高低起伏構筑山石輪廓,以墻之厚重隔絕城市喧囂,結合疊水產(chǎn)生的聽覺感官和水體自身的吸噪功能,
弱化外部環(huán)境,又以下層通透部分,連接內外,融合城市與庭院,演繹半融半隔的山水之意。
▲實景圖
▲實景圖
引至入口,對景處楓影靈璧映入眼簾,拾級而上,轉身,三面高墻圍合、中軸對稱的東方院落立地呈現(xiàn)。
入口區(qū)兼具形象展示和接待引導的功能,通過四周線條感石墻的圍合,中軸對稱的布局,寬度與進深的黃金比例,
呈現(xiàn)出尊崇的禮序之感,將人引入院中,平靜心境,為深處曲折婉轉、波瀾靈動的主曲做鋪墊。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選址于虎山與龍子湖之間的銀泰商圈,兼得山水資源和城市資源,交通通達,地理位置優(yōu)越。景觀設計師借詩喻景,將詩中所寫尋聲、相見、獻技、相知四個階段引入景觀設計中,設一條游線引出見山、遇庭、穿林、觀瀾四個空間,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情節(jié)曲折、波瀾起伏,正如一曲琵琶行縈繞在山水之間……
山水作為我們民族文化心理中一道獨特的景觀,因其意蘊深遠,已融入生活的點滴中。錢學森于1990年提出山水城市這一理念,正是從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自然觀、天人合一哲學觀基礎上提出的未來城市構想。 展示區(qū)景觀以現(xiàn)代手法解構自然山水,變外向空間為內向,以“隱”和“尋”提升整個景觀空間的神秘韻味,增加興趣點和主動性,打造園中有園、院中有院的東方氣韻格局。將建筑的極簡平行線條作為設計肌理,引入場地周邊的山水自然元素,延續(xù)建筑點、線、面的體塊組合關系和幾何美學,遠借山水林木,近取珠石玉松,將東方形制的都會靜謐以現(xiàn)代手法演繹。結合場地高差,回轉曲折、移步異景,使建筑與景觀內外共生,共同營造一方自然隱逸的都市歸心生活。
▲實景圖
▲實景圖
▲實景圖
一隔綠屏,內外分明,外——綠茵庭園,通道空間;
內——后花園,草坪活動空間。借場地地勢,以高低錯落的不銹鋼板為骨架,
非平行排列的邊界形成不規(guī)則幾何綠毯平臺,內為功能性草坪場地,外為景觀呼應。
兩區(qū)形神統(tǒng)一,仿若正被撥動的琴弦,加上點綴其中的圓形種植池和特色觀賞燈,共譜一曲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大雅之境。
本次設計借勢虎山與龍子湖,山環(huán)水抱,使本案生于山水自然的愜意環(huán)境之間,又以商業(yè)發(fā)展核心區(qū)為支撐,完善城市生活空間和基礎設施,將山水引入城市,讓城市與山水共生,引領城市空間的新人居未來。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以引人入山水,從半山半水升級至伴山伴水的 “回歸”為主旨——回歸山水、修筑本家。
▲實景圖
▲實景圖
一眼碧波,倒映著主體建筑,豎向的平行線條與地面幾何拼接的路徑交相輝映,呈現(xiàn)出一卷簡約秩序的景觀空間。
抬高的鏡面水臺圍合分隔空間,使人仿若置身于下沉之地,更具私密性。
▲實景圖
▲實景圖
▲實景圖
水之聲,震撼心靈,撥動心弦。它沒有琴音般的柔和,卻散發(fā)著鼓聲般的雄渾;
它沒有樂音起伏般的節(jié)奏,卻透露著天籟之音的恬雅。淙淙疊疊,水聲靈動,為這片靜謐空間增添了生氣。
項目名稱: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
項目地址:蚌埠市延安路西側、貨場六路南側
業(yè)主單位:融創(chuàng)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景觀設計:北京順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北京順景園林股份有限公司
景觀攝影:一輝映畫
▲實景圖
▲實景圖
在建筑出入口對景位置——多面觀賞的視線焦點處,放置原創(chuàng)主題雕塑《歸》。
雕塑由珍珠和貝殼兩部分組成,意為“貝珍!珠重!一場蚌生珠的自我修行……”以喻歸心。
珍珠又為蚌埠的城市象征,亦視為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的獨家定制。青鳥當歸——將貝殼加以變形設計,
演變?yōu)橐恢徽钩嵊w的青鳥,意為“它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將一切美好事物施與他人”,
它是一位信使,寄托著愛與理想,正如融創(chuàng)·山水宸院所要傳達的東方氣韻的未來生活。
相關作品
評論
全部評論0